2022年3月3日,九江三中初中化學組再次開展名校聯(lián)盟參賽磨課活動,王靜老師在初三(17)班帶來了《碳與某些氧化物反應》的公開教學,化學組蹲點領導李然副校長、全體初中化學老師到場觀課。
在上次磨課的基礎上,王靜老師對實驗進行了創(chuàng)新設計。首先從觀看古時煉銅的視頻引入木炭與氧化銅反應,并在課堂進行演示實驗證明反應的發(fā)生,通過實驗現(xiàn)象引導學生進行交流討論:木炭與氧化銅反應時生成的氣體成分是什么?依據(jù)質量守恒定律提出猜想后,學生分小組設計實驗。王靜老師在學生設計的實驗裝置基礎上,選擇合適的實驗裝置進行演示實驗,并對實驗結果進行總結和分析。課堂最后,王靜老師向學生布置了開放性作業(yè):通過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碳能否奪取二氧化碳中的氧?
課后,李然副校長與全體初中化學老師齊聚辦公樓307對本節(jié)課進行研討。李校長首先對本次教研活動進行肯定,他認為磨課活動營造了濃郁的教研氛圍,促進了教師的成長,磨出了教師的創(chuàng)新精神,對于青年教師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接著李校長對王靜老師此次公開課進行肯定,同時提出部分建議,如:課堂演示實驗時要注意投影角度,方便學生觀察;實驗過程中可加以講解,方便學生理解;實驗過程中要處理好細節(jié),保證實驗的成功性和課堂的安全性;上課要有明確的目標性和導向性,既要開好頭也要收好尾。
接著初中化學組其他老師對本節(jié)課展開討論,老師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對這節(jié)課的一些細節(jié)問題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探討,并提出可行性的修改建議。如:實驗環(huán)節(jié)可以做到更精細,必要步驟不可省略;標題下可加小標題,使課堂目標更加明確突出;演示實驗有重疊部分,可稍作改動;學生自主設計實驗部分圖片太小,不便觀看等。
最后,備課組組長吳海英老師對本次磨課進行簡單小結并對備課組下階段活動進行詳細安排。
經(jīng)過兩次磨課和研討,初中化學組全體老師們在交流中分享彼此的經(jīng)驗,提出自己的創(chuàng)意,既凝聚集體的智慧,更促進個人的成長。
(供稿人:周夢 審稿人:吳海英)